全国业务合作 可直接联系:
手机:139 2233 6166 (黄瑞种)
微信:991621006 (请备注来意)
(咨询业务类型建议:饭堂承包、食材配送、营养配餐...等)
发表时间: 2020-06-17 11:11:27
作者: 中膳团餐产业集团
浏览:
2020年5月15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批准发布了由广东中膳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起草的《团餐食品流通追溯管理规范》(T/CFCA 0013—2020)团体标准。
《团餐食品流通追溯管理规范》是团餐行业首个权威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填补了团餐行业追溯标准的空白,充分利用信息追溯化手段,逐步建立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实现 “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目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食品供应商监管,规范食材采购、运输、储存及加工等环节的管理。
该团体标准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来自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广东中膳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禧云世纪食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安徽省团餐配送行业协会等10家单位联合参与起草。
▲中膳集团品牌中心总监林海顺(第一排右二)参加标准起草启动大会
《团餐食品流通追溯管理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国质检标联〔2017〕536号)的相关要求,依照《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拟于6月15日正式实施。
《团餐食品流通追溯管理规范》规定了团餐食品加工、流通环节信息追溯系统、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团餐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信息追溯管理与信息共享,生产的信息追溯可参照使用。
《团餐食品流通追溯管理规范》由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要求、信息追溯采集环节节点要求以及信息追溯管理三大主要内容组成。
1、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要求
《团餐食品流通追溯管理规范》的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包括:通用要求、系统功能、追溯标识、追溯信息编码四大方面内容。
在追溯标识中,要求团餐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应带有唯一的信息追溯识别码,如出现信息追溯标识损坏情况时要第一时间更新信息追溯标识;团餐食品流通过程中对新增信息追溯标识应与原标识保持关联。
2、信息追溯采集环节节点要求
在信息追溯上,要求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等场所的设施设备使用和管理应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执行,应做好追溯信息的采集和记录,以电子追溯手段为主,不满足条件的可使用传统纸质台账记录。
同信息追溯系统建设相比,《团餐食品通追溯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对信息追溯采集环节要求更为严格。其对各类场所设施设备(原料加工、食品烹调、贮存、工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等场所)、设备工具和容器、卫生管理、采购管理、原料与打包材料、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控制、检验、产品的贮存、售卖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3、信息追溯管理
在信息追溯管理中,对管理机构和人员、记录和文件管理、管理制度有明确作出相关要求:设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记录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建立并记录各类人员培训及考核档案。
针对记录和文件的管理上,要求应如实记录食品原料、调味品和包装材料等的采购、贮存、检验、配送等内容;如实记录待加工原料领料人、领料数量、领料名称、领料规格、领料时间等详细内容;如实记录发生问题的食品名称、规格、数量、批次、发生召回的原因、处理销毁方式及后续整改方案等内容;进货查验记录和相关凭证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其他各项记录保存期限宜为2年等等。